公孙龙对名、实关系所持的观点和态度也暗中决定了他解决悖论的方法。

文章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故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

上锦分院举办全国骨盆髋臼骨科治疗新进展培训班

《庄子·天道》开篇先讲了这个道理,对于我们理解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就是说,名与道皆出于道,但名是描述有形相世界的概念。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文子·上礼》对名可名,非常名和道可道,非常道分别作了解释,由此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二者的本义。是以行年六十,老而为轮。

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上面引文中,《庄子》和《淮南子》作者主要讲的是无名之道,所以《淮南子·氾论》直接说故道可道者,非常道也,并未提及名可名,非常名。52 唐君毅,同注21,页110-113。

由孝所培养之宇宙意识,正为最富生命性精神性之宇宙意识。17这里反映的是儒家的正名思想和名分观。3 Hans Küng and Kart-Josef Kuschel编、何光沪译:《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页1-37。古语有云: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

47 转引自梁启超,同注13,页83。根据唐君毅的解释,孝是人的返本意识的表现,即人对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祖先以至整个宇宙的崇敬、感恩和爱护之情。

上锦分院举办全国骨盆髋臼骨科治疗新进展培训班

它的目标在于为丈夫、妻子和儿女提供安全并保证其相互的支持。根据儒家思想,兄弟在父母在生时有同居共财的义务 39。其次,虽然父母对子女的爱原本是本能的爱,但是在家庭生活之中和孝的滋润下,这种爱可升华为精神之爱而更富有道德意义 36。43唐君毅认为孝是普遍之达道 44,因为它是所有人都可以走的道德道路,不像悌或夫妇之道,只适用于有兄弟或有配偶的人。

1993年世界宗教议会《走向全球伦理宣言》 3中的四项规则的第四项,提倡男女之间的权利平等和伙伴关系,并提到:尽管有不同的文化和宗教形式,社会的婚姻制度的特征依然是爱情、忠诚与持久。现在让我们再看父子之伦,即父慈子孝。在常态之婚姻,此种发展乃为无间隙而逐步上升者。2 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台北:正中书局,1979﹚,页199。

36 唐君毅,同注21,页83、104。13 见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重印版﹚﹙香港:中华书局,1986﹚,页74。

上锦分院举办全国骨盆髋臼骨科治疗新进展培训班

……家庭道德与社会道德,原出自一根一本,……由家庭道德至社会道德,乃同性质之道德生活范围之扩大与顺展,同一之道德自我或仁心仁性实现其自身之一贯的表现。19 参见唐凯麟、张怀承:《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页227。

50 参见梁漱溟,同注1,页138。《旧约圣经》中十诚的第四诫 28要求人们孝敬父母,因此孝敬父母是上帝给人的诫命。……人之孝心之可透过父母,至于吾人生命所自生之宇宙生命。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一方面肯定人的仁心仁性,另一方面则明白事物有先后之分,人与人间的关系、情谊和责任有亲疏、远近、厚薄之分。25 蒋庆,同注7,页519-520。中国传统伦理所处理的主要是各种类型的人际关系中的相互义务和责任,尤其是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和朋友这五组关系或相人偶 13。

中国传统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使子女能健康地成长,做个有用的人。现在让我们再看兄弟的伦理。

从中国传统伦理的角度看,孝则是人类内在道德理性的最高要求,是人之仁心最初呈现处发芽处 29。17 《易.家人卦彖辞》。

48在大同世界里,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49,人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 50。一开始便要求人平等地爱世界上所有人是不切实际的。

在家庭中,有孝子、有慈母、有贤妻、有为了自己的弟弟而牺牲自己的哥哥,即使是对社会贡献不大的人,只要他们在其家庭冈位中履行其义务、完成其职责,便是不枉此生。根据儒家的正始思想,夫妇关系是人伦之始、政教之始,良好的夫妇关系是社会良好秩序的基础,治世治国必先‘正夫妇之始,夫妇不正则一切不正 25。婚姻是天道在人道上的体现 7,因而有其超越性、神圣性与永恒性 8。兄弟的关系的重要性,在于他们为同一父母所生,乃一本之生命之分流 38。

6 《人类责任宣言﹙草案﹚》中译文,同上注,页385-386。所谓严父慈母,严是指不溺爱,对子女有威严和严格的要求 35。

亲代对子代的义务,不单是抚养,而且包括教育。38 唐君毅,同注2,页201。

通过人对自己生命的根源的思念和敬意,人找到了自己的身分认同。儒教对《关睢》之诗推崇备至,认为《关睢》之道是天地之基,万物所系。

……由家庭道德之实践所培养之道德意识,即可再表现为对社会之道德意识。就这五项人伦关系,孟子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我们在下面分别予以介绍。因而对父母之自然之孝,亦为我与一切生命相感通之开始点,或对一切人尽责任之开始点,一切仁心之流行之泉源与根本。

24 《成人与成圣》,同注19,页228。由所爱以‘及其所不爱,由所不忍以‘达于其所忍,是谓同类意识之扩大。

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33至于孝的内容或具体表现,则包括对父母的敬爱、感谢、服从和赡养,结婚生子以续统继后,并在父母去世后予以思念和拜祭。

这些道理和洞见如被吸纳进世界伦理之中,必能放一异彩。……儒家之理想的政治,则欲人人将其同类意识扩充到极量,以完成所谓‘仁的世界,此世界名之曰‘大同。

文章发布:2025-04-05 11:16:20

本文链接: http://vjfqp.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17585/8394.html